搜一搜:  桂林景点  海南旅游

气溶胶是什么啊

阅无尽 997

气溶胶是指稳定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其球径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间,生成原因主要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源气溶胶主要是被风扬起的细灰和微尘、海洋蒸发而形成的海盐粒子、火山爆发。气溶胶是什么啊?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气溶胶是指稳定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其球径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间,生成原因主要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

自然源气溶胶主要是被风扬起的细灰和微尘、海洋蒸发而形成的海盐粒子、火山爆发的火山灰以及云、雾等。

人为源气溶胶主要是冶金、发电、化工等行业生产中排放的烟尘,以及煤炭、石油燃烧产生的硫、氮氧化物,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对我们来说,吸烟导致的烟雾是最直观,也是最常见的气溶胶。它对健康的危害极大,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以及肺部的炎症。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常见悬浮粒子的球径大小示意图,其中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都可以称之为气溶胶,可以一段时间内悬浮在空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流动向四周扩散。

可以这么说,气溶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它无处不在,更是地球生态的一部分。气溶胶的“胶”字,就说明了它是难于分离和净化的。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北印度与孟加拉的气溶胶污染情况,图片来源于NASA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了它们在呼吸道中的最终位置。较大的颗粒物很容易被鼻腔和咽喉里的纤毛和粘液过滤,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绝大部分气溶胶,球径大小都小于10微米,属于可吸入颗粒物(PM10)。它们可以无视纤毛和粘液的屏障,到达支气管和肺泡。其中球径小于2.5微米的,便是大名鼎鼎的PM2.5了。PM2.5由于体积更小,所以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抵达细小的支气管壁,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此外PM2.5还很容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以及有毒微生物,使致病几率明显升高。

1、气溶胶是什么啊

气溶胶气溶胶 科学发明 莱尔·达维·古德休 美国 气溶胶 凡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系成为气溶胶。它们的粒子大小约在100~10000纳米之间,属于粗分散物系。气溶胶粒子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小颗粒,有的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海水飞溅扬入大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细菌、微生物、植物的抱子花粉、流星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煤、油及其他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气中的大量烟粒等。当气溶胶的浓度达到足够高时,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对哮喘病人及其他有呼吸进疾病的 人群。空气中的气溶胶还能传播真菌和病毒,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疾病的流行和爆发。气溶胶粒子具有分布不均匀、变化尺度小、复杂性的特点,多集中于大气的底层,对云的凝结核、雨滴、冰晶形成,进而对降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气溶胶甚至可以改变云的存在时间,能够在云的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决定降雨量的多少,影响大气成分。气溶胶粒子能够从两方面影响天气和气候。一方面可以将太阳光反射到太空中,从而冷却大气,并会使大气的能见度变坏另一方面却能通过微粒散射、漫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逸,使大气升温。气溶胶能够引起丁达尔效应.气溶胶中的粒子具有很多特有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比如布朗运动,光的折射,象彩虹,月晕之类都是因为光线穿过大气层而引起的折射现象.而大气中含有很多的粒子,这些粒子就行成了气溶胶.气溶胶在医学,环境科学,军事学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在医学方面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粉尘型药的制备,因为粉尘型药粉更能够被呼吸道吸附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环境科学方面比如用卫星检测火灾.在军事方面比如烟雾弹之类,还有可以制造气溶胶烟雾来防御激光武器.气溶胶的容器内含有两种物质--有待喷射的液态物和保持压力的压缩气体。当揿下按钮时,阀门张开,压缩气体将喷嘴里的一些液态物压出。 1926年,挪威科学家埃里克·罗西姆首先想出了这个点子。但其他一些科学家也同样有此想法。美国人朱利叶斯·S·可汗想出了一次性使用的金属雾筒。同样来自美国的莱尔·达维·古德休则进一步研制了这一发明,使它成为可以上市的商品。1941年,第一批气溶胶开始销售。 气溶胶广泛应用于一系列消费品。涂漆、清洁剂、擦光剂、除臭剂、香水、剃须乳剂,甚至掼奶油,都广泛地以气溶胶方式销售。另外,人们还证明它们在卫生保健上也是行之有效的,可用来治疗某些呼吸器官的疾病。 但也发现了气溶胶存在的一个问题。用于压缩气体的化学药品通常是含氯氟烃(即CFCs),已证明它是对地球大气层上的臭氧层造成损害的一类物质。 最流行的现代气溶胶压缩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它能在气溶胶喷筒内生成。像丙烷、异丁烷这类气体也可使用。 空气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的总称,典型大小为0.01~10微米,能在空气中滞留至少几个小时。气溶胶有自然或人类两种来源。气溶胶可以从两方面影响气候:通过散射辐射和吸收辐射产生直接影响,以及作为云凝结核或改变云的光学性质和生存时间而产生间接影响。气溶胶是由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液体及固体颗粒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多体系,可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 粒径大小不同文献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指小于1μm(微米)的微粒,最大者也可以达到5μm。粒径大于5μm的微粒易被呼吸道阻留,部分由咳嗽、吐痰等排出体外,但对局部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而小于5μm的微粒可直接进入肺部使人致病,特别是0.01μm(10nm)到0.1μm(100nm)粒径的微粒有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通常将粒径小于0.1μm的微粒称为“超细微粒”或“纳米颗粒物”,研究气溶胶纳米颗粒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研究领域的新亮点它具有胶体的性质,对光线有散射作用。气溶胶在气体介质中不因重力作用而沉降。环境科学中一般定义大气气溶胶为悬浮在大气中的尺度为几十埃到几百微米的固体或液体粒子体系。气溶胶与全球变暖研究称气溶胶对全球变暖的“冷却效应”很微弱一位挪威科学家近日表示,他已经估测出了气溶胶到底能对气候产生多大影响。散布在大气中的气溶胶微粒对太阳光具有反射效应,进而可以“遮蔽”全球变暖的影响。而这位挪威科学家的研究项目的目的是要综合运用反应这种“直接气溶胶效应”的各类模型和观测结果,以准确评估这一冷却效应的作用。据英国广播公司消息,挪威国际气候和环境研究中心的气候科学家冈纳·迈尔(Gunnar Myhre)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的研究发现冷却效应并不像此前研究预测的那么强烈。迈尔说,这能清楚地表明到目前为止人类到底给气候带来了多大的改变。他研究的污染微粒包括硫酸盐等工业气溶胶、燃烧农业废弃物所排放的硝酸盐以及柴油发动机和其它燃烧形式所产生的黑碳(煤烟)。“气溶胶排放的全球模型显示,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有大约10%被它们(气溶胶)的冷却效应消除了。” 参与该项研究的英国气象局气溶胶研究员吉姆·海伍德(Jim Haywood)解释说,“但利用卫星手段探测到的大气气溶胶的含量却表明,冷却效应消除了大约20%(的全球变暖)。”迈尔协调了两种方法,最终得到了一个更为精确的评估数据——冷却效应接近10%。这一结果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此前所预测的要弱。“硫酸盐和有机碳反射太阳辐射,而黑碳在很大程度上却会吸收太阳辐射。”他解释说。“模型考虑到了黑碳(排放)增幅多于其它两种气溶胶的情况。但基于观测的方法却难以将其考虑在内,因为我们只有针对当前状况的观测数据,而且不是在人类活动开始之前的。这将对以后的气候预测产生影响。” 海伍德说。不过,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气溶胶微粒会改变云层,增加大气中液滴浓度,从而增加云量。迈尔说,这种“间接气溶胶效应”引起的遮蔽或者冷却作用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海伍德对此表示同意。“气溶胶对云量的影响让我们很伤脑筋,”他说,“这给我们的数据采集留下了一个大空白。”他和英国气象局的同事已经开始研究是否可以利用气溶胶来有意地遏制全球变暖。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他通过气候模型来预测,利用海盐颗粒增加云层的反照率这种故意使云层变亮的手段将对全球气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小组发现,全球变暖将被延缓多达25年,但他们同时发现,这种方法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研究人员说,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南美地区的降雨量将大幅减少,这很可能会加速亚马逊雨林的枯萎,给这一世界主要碳汇造成损失。“采用这种方法,你必须非常谨慎地选择云层。”海伍德说。迈尔指出,同温室气体相比,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最终将变得无足轻重。“气溶胶的寿命很短,而温室气体的寿命却很长——二氧化碳可以存在100多年。”他说,“在将来,温室气体才是全球变暖真正的大问题。它们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