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搜:  桂林景点  海南旅游

乐山大佛头部描写

阅无尽 988

1991年维修乐山大佛时,曾对大佛头顶的螺髻进行统计,共有1051个,成列在乐山大佛博物馆的螺髻是上世纪90年代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的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5×5厘。乐山大佛头部描写?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991年维修乐山大佛时,曾对大佛头顶的螺髻进行统计,共有1051个。

成列在乐山大佛博物馆的螺髻是上世纪90年代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的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远观大佛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螺髻表面抹两层锤灰,厚度各为5-15毫米。

此外,在乐山大佛头部共有18层螺髻,这18层螺髻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螺髻实际上是一套设计极其巧妙又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

在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这科学的排水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静观螺髻,毛发右旋,纹理优美,风霜岁月留下的痕迹依旧清晰。

1、乐山大佛头部描写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

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