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搜:  桂林景点  海南旅游

新蔡县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阅无尽 353

孔庙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社会对圣对先师――孔子的朝拜祭祀之处新蔡文庙内有大成殿一座,殿内有孔子铜像一尊;文庙旁设儒学(通称黉学),建明伦堂一座金粟寺金粟禅林寺位于新蔡县城南郊,西距106国道不。新蔡县的名胜古迹有哪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孔庙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社会对圣对先师――孔子的朝拜祭祀之处。新蔡文庙内有大成殿一座,殿内有孔子铜像一尊;文庙旁设儒学(通称黉学),建明伦堂一座。金粟寺金粟禅林寺位于新蔡县城南郊,西距106国道不足1000米,北距南城河路(明临路)500余米,距拟修建的阿深高速公路15公里,南距子路问津处、蔡平侯墓7公里,距拟开发建设的练村毛泽东思想教育基地20公里,距拟开发建设的河坞闸水上风景区7公里,在新蔡县城内还有蔡国故城古城遗址,黉学大成殿,辛亥革命纪念祠,东湖公园等。距驻马店市102公里,距汝南南海禅寺73公里,距查岈山风景区130多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2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60多公里。春秋故城遗址新蔡故城东邻莲花湖,南迎车辆湖,西接岗地,北靠青湖。县城南5公里有汝河,北1.5公里有洪河绕城北东南下,在城东南3公里三岔口与汝河相汇东南下。故城东西呈长方形,周长8615米,占地580余万平方米,故城东南隅1415米城墙保存尚好,故城墙现存2-10米高,宽20-50米,均为夯土建筑。

1、新蔡县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孔庙 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社会对圣对先师――孔子的朝拜祭祀之处。新蔡文庙内有大成殿一座,殿内有孔子铜像一尊;文庙旁设儒学(通称黉学),建明伦堂一座。 金粟寺 金粟禅林寺位于新蔡县城南郊,西距106 国道不足1000米,北距南城河路(明临路)500余米,距拟修建的阿深高速公路15公里,南距子路问津处、蔡平侯墓7公里,距拟开发建设的练村毛泽东思想教育基地20公里,距拟开发建设的河坞闸水上风景区7公里,在新蔡县城内还有蔡国故城古城遗址,黉学大成殿,辛亥革命纪念祠,东湖公园等。距驻马店市102公里,距汝南南海禅寺73公里,距查岈山风景区130多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2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60多公里。 春秋故城遗址 新蔡故城东邻莲花湖,南迎车辆湖,西接岗地,北靠青湖。县城南5公里有汝河,北1.5公里有洪河绕城北东南下,在城东南3公里三岔口与汝河相汇东南下。故城东西呈长方形,周长8615米,占地580余万平方米,故城东南隅1415米城墙保存尚好,故城墙现存2-10米高,宽20-50米,均为夯土建筑。

2、新蔡县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社会对圣对先师――孔子的朝拜祭祀之处。新蔡文庙内有大成殿一座,殿内有孔子铜像一尊;文庙旁设儒学(通称黉学),建明伦堂一座,是尊孔儒师们“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的讲学之所。据新蔡县志记载,文庙黉学在元、明两代三建两迁: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令贺镇,始建于城东门外路南,仅粗建大殿。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知县李演在此基础上建成。元末倾圮。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知县应宗毅重新修建。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训导汪正言以其偏僻不便,奏请迁建,遂由城东门外的路南迁至路北;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知县刘汉以文庙在城外有欠尊重,梦寐思迁,巡至城东南角尼寺,认为此地闿爽奇秀,是为善地,遂拆寺宇、毁偶像,动工迁建,但刚建起讲堂,因刘汉离职而停工。此时大殿仍在城外,新建讲堂称为南学。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知县朱茹到任不久,即议在此基础上兴建学宫。至次年五月建成。明末,复遭兵火,宫墙颓废。清顺治年间,知县钟鳄、谭宏宪、于述绪等都曾重修。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8年),知县吕民服又增修,并添置祭器、舞乐等设备,建立严谨的制度,使庙容焕然一新。民国初期,多次驻兵,频遭破坏,土匪入城又受糟蹋,庙中文书、乐器、祭器、舞衣等尽散失;部分祠、亭、斋、廊及奎星楼、文明楼皆倒塌,石碑、石门损坏,抗日战争时龙门也被扒掉。后经两次整修文庙,又伐掉了院中的一些古木佳树,大成殿后墙正中,改为向后凸出,孔像后移。在此期间,该处曾办过劝学所、师范讲习所、初级小学、完全小学等。解放前夕,文庙又遭洗劫,院中建筑仍存多数遗迹。解放后,政府在这里重新办起完全小学。文化大革命中,仅新蔡标志存建筑再度蒙难,孔子铜像一下肢被毁,修复后移至县文物保护单位保管。大成殿虽历经沧桑,风剥雨蚀,仍保持古代建筑特色,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城关“仁义巷”位于老城西街中段北侧。据传该巷形成于明代,曾有一段被人称颂的故事。新蔡为故吕国。春秋时为蔡国,属楚辖地。是南北要道,殷商富贾,来往频繁之处。明代中期,商业兴起,湖北、湖南、广东旅居新蔡之商人,在此合建“湖广会馆”。馆址位于老城西街中段北侧,(即今服务公司院)西与曹家大院(即今城关三完小)一墙之隔为曹家近邻。后来两家的界墙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双方都认定界墙为各自祖先所建,从而发生了界墙所在地主权的纠纷。两家均据理而争,各不相让。新蔡名绅富户,分别偏袒一方,加剧了双方争闹。此案经过县府好久审理不清。此后,曹氏将其事捎信诉之于本家在京官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曹凤,而曹凤以睦邻为百年大计,即在书信上批曰:“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出几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曹氏收到回信后,遵照而行,主动让出三尺地面,并立墙为界。湖广会馆主事,视之醒悟曰:“早知今日事,何必有当初!”即效仿之,也后退三尺,另立界墙。事后两家宴请达官、士绅,互表歉意,主动和好。从此就在这里出现宽六尺,长达三十三丈的笔直小巷,成为西后街人们越此巷、上大街的必经之路。两家你仁我义互让地面的趣事,受到公众的赞扬:“争之不足,让之有余,互相谦让,品德高尚”。这条小巷由此而取名为“仁义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世代成风传为佳话。问津台位于县南5公里的关津乡关津集南首、106国道西侧,系春秋楚昭王为纪念孔子自楚及蔡使子路于此问津而筑。后湮。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知县王迁俊重筑,“高数尺,周围砌以砖石,四面方而三丈,”并建祠于台上,明末战乱后,片瓦无存。清末,台基复湮,唯阔0.5米、高2米余的《子路问津之处》碑碣尚存,现仍立于关津南首。而关津北首便是有名的关津渡口,系新蔡古志八景之一,系春秋乃至明清时期南北能通衢大道上的重要水陆码头。当时,每至日暮,商旅、车船云集,渡口上下一片灯火,橹棹哗哗,人声鼎沸;集南有子路问津台遗址;渡口两侧,岗峦起伏,水流回环,芦苇丛生,巨柳成行。观遗风之胜迹,阅山水之清秀,令人赏心悦目。今汝河裁弯改道,平桥飞架,渡口早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为沟通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中共新蔡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在筹建关津、练村两码头,以充分发挥洪、汝河抵江达海的航运优势,为振兴新蔡经济服务。大吕书院位于古吕镇老城东北隅,现为今是中学所在地。这里元代以前为甘泉寺,因后院有眼涌泉,其水清洌甘甜,时人建庙祭之。明代嘉靖年间,王紘筑台凿洞,栽花植松,在此邀友人以诗自娱。其子王惟善又垒石为山,增建亭榭,命名曰“望岳园”,为当时新蔡县城的一处胜景。后有不少文人骚客在此聚会,咏诗作赋,俱载邑乘。明末,望岳园毁于战火。问津台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知县吕民服捐俸银二十五两,将“望岳园”旧址购为官宅,并在此建成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吕书院”。书院共建房9座27间:最前为大门三间,中为过道,两边是耳房。进了大门,甬道两侧各有两座斋房,东曰:“居仁”、“成德”;西曰“由义”、“达材”。对着甬道西南的三间是“讲堂”,为歇山式建筑,木雕花门窗,堂内宽敞明亮。讲堂后,东三间“典礼堂”,西三间“后书室”。最后三间“时雨堂”,里面供奉着吕侯伯夷等名人塑像。大吕书院建成后,即成为新蔡县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吕民服等历代官员和文化名人李葆醇、管愃、曹学礼等都曾在此讲学。后来的“今是学校”是任芝铭先生于1928年创办的。它的前身系“平民学校”。后改名为“今是中学”,为办好这所学校,任芝铭献出部分产业,募集了一些捐款,逐步由初中办到高中,在校学生达两千余人,是当时新蔡规模最大的学校。今是学校招收了豫、皖两省十一个县的一些青年入学接受教育。为这些地方培养了文化人,也为延安抗大输送了一批革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