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搜:  桂林景点  海南旅游

天安门城楼 什么时候建的

阅无尽 417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后,曾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和20余万民夫,修建南京城洪武25年,朱元璋着手在金水桥外建造端门和承天门朱元璋死后,朱棣以“靖难”之名,挥师南下,用武力夺取。天安门城楼 什么时候建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后,曾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和20余万民夫,修建南京城。洪武25年,朱元璋着手在金水桥外建造端门和承天门。朱元璋死后,朱棣以“靖难”之名,挥师南下,用武力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皇帝宝座。

为了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朱棣萌生了迁都北京的念头。永乐十四年,他召集工匠开工修建北京宫殿。永乐十九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北京的天安门得以修建。天安门原名为承天门,寓“奉天承运,受命于天”之意,建于永乐十八年,其设计者是当时的建筑大师蒯祥。

蒯祥是江苏省吴县香山渔帆村人,出身于一个木匠的家庭,他父亲就是当时有名的大工匠,曾参与朱元璋南京城的修建。蒯祥受其父的影响,从小就对建筑深深着迷,及至成年时,其工匠技艺就很高了。

据传蒯祥在16岁时便“能主大营缮”,享有“巧匠”美誉。蒯祥在宫殿的梁柱上画龙时,双手各拿一支画笔,左右开弓,不一会儿,两条飞腾的龙便同时画好,而且“合之如一”。

永乐十五年,30出头的蒯祥奉诏来到北京,被任命为“营缮所臣”,承担宫廷的修建任务。他以高超的技艺和出众的才华完成了承天门的设计和施工。建成之后的承天门受到朝野称赞,蒯祥也被当时的百姓誉为“鲁班在世”。明成祖朱棣也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1、天安门城楼 什么时候建的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扩展资料结构形制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明清时,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城楼天安门城楼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即由四个倾斜的顶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条)和两侧倾斜层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称。城楼为木结构建筑,大殿飞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