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搜:  桂林景点  海南旅游

洋县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

阅无尽 319

洋县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陕西省洋县境内,是一个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多样性:洋县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保护着丰富的物种和生态系统这里。洋县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洋县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陕西省洋县境内,是一个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多样性:洋县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保护着丰富的物种和生态系统。这里生长着大量珍稀濒危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角雕等。

2. 森林资源:洋县自然保护区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涵盖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的植被。这些森林资源对于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计都非常重要。

3. 水资源:洋县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山脉腹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这里的河流和湖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

综上所述,洋县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包括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1、洋县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是朱鹮。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是鹮科、朱鹮属的鸟类动物,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体重1400-1885克,体长68-79厘米。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朱鹮唱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40天离巢,性成熟为3岁,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通过科学家的努力,人工繁殖,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由1981年在洋县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2021年5月的7000余只。

洋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00公顷,也是朱鹮首次发现时的活动区域。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北3公里,与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洋县县城出口相接。1983年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保护站, 2005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洋县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

朱鹮

陕西洋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珍稀鸟类朱鹮而建立的。

保护区总面积为2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濒危珍禽及其生境。保护区为山地向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坡缓谷宽,沟底溪水纵横,河谷两岸有成片的水田。气候年均温14.5℃,最冷月均温为2.1℃,极端低温零下9.7℃;年降水量为800毫米,7—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无霜期240天。保护区大部分为森林覆盖。顶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目前多为次生灌丛。只有小山沟或山梁,有块状栎林或乔木林。主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毛栗、水青冈、杨、柳、山核桃、青皮槭、水曲柳等。灌木有松花竹、野刺梅、野花椒等;藤本有猕猴桃、南蛇藤等。 洋县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北3公里,与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洋县县城出口相接。是集自然保护区与科研、朱鹮保护与观赏、游览、会务、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1983年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保护站, 2005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