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搜:  桂林景点  海南旅游

一条扁担的发源地

阅无尽 388

河北省沙河市蝉房供销社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系统“扁担精神”的发源地,蝉房供销社创办于建国初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程文忠同志为代表的蝉房供销人,他们用扁担为山区人民送去了“温暖和关怀”,挑来了“丰收和。一条扁担的发源地?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河北省沙河市蝉房供销社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系统“扁担精神”的发源地。

蝉房供销社创办于建国初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程文忠同志为代表的蝉房供销人,他们用扁担为山区人民送去了“温暖和关怀”,挑来了“丰收和富裕”。

扁担已有数千年历史。据考证,“汤人(商汤的祖先)因居天山,取水于天河,汤人旦部为减轻山地负重,发明了‘竹扁担’,因而扁担成为旦人的专利。”(摘自《汤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汤人与竹文化》)

1、一条扁担的发源地

在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石板岩供销合作社。

走进江苏溧水的中国供销社博物馆,不难看见老一辈供销人头戴斗笠、身着凉褂,挑着一根细长扁担,攀爬山路的青铜雕塑。提起供销社这一颇富年代感的名字,更容易令人想起的,是一张张粮票。但是追根溯源,谈起供销社的建立伊始,离不开一根再普通不过的扁担。

“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穿越半个世纪的时光,回到乡村的田间地头里,村民之间都流传着一个“扁担传说”。

早在1946年7月,共产党员尹兴德、李林洹、杨太凯等4人,拿着当时1821元的冀南票,用庙里抬来的供桌做柜台,在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他们是第一代供销人,板岩供销合作社也成了“扁担传说”的发源地。

石板岩镇下辖17个行政村,这些小村分布在太行山深处,这里的山路之险、交通之难,仅从“阎王鼻子”“手扒崖”“蒙眼道”“鬼门关”这一个个地名上就可见一斑。“路在崖上挂,人在云中行”,在这个大山沟里,没有一个小货铺,买货卖货得翻几座山,不少人为此命丧黄泉;300斤山楂换回一斤盐,山里人受尽了奸商的盘剥。这样的生活困境犹如乌云,一直横亘在乡亲心头。

“在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的情况下,运送货物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扁担挑。”中国供销社博物馆馆长方靓说道,“老一辈供销人,用铁肩挑起重担,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

但是,办社并非易事,四位党员须经受现实重重考验。缺乏资金,他们上山砍柴,挑到县城卖掉做本钱,购回群众生产生活必需品。外出挑货饿了,吃上一团小米干饭;渴了,便在路上采摘些山果,喝点山泉水。上山送货时,每人挑着80-100斤的生活用品,回来时挑着收购来的农副产品,来回不空行。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他们每天翻山越岭,去时挑着日用品和农资,回来时挑着从农户家收集的各种农副产品。一百多斤货物,来回一百多里的山路,如果按照每年260个工作日、每人30年的工龄计算,每个石板岩供销合作社职工一生中挑着一百多斤的重担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的里程可以绕地球10圈。

一根长扁担,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担;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走村串乡, 走出一条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石板岩供销社走进乡亲们的心间,被亲切地称为“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克勤克俭办好供销社》,从此“扁担精神”扬名全国。

“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出力流汗、不怕刮风下雨、不怕酷暑严寒、不怕河水挡道、不怕冰雪阻拦、不怕村小分散、不怕分外麻烦、不怕起早贪黑、不怕重担压肩。”,聊起“扁担精神”里蕴含的“十个不怕”,方靓烂熟于心。一根老扁担,早已化作供销社发展历程中的特殊符号,承载着沉甸甸的“扁担精神”。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门徐徐打开,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供销社从“唯一”变成“之一”,独一无二的地位悄然淡化,但老一辈供销人凝结起的“扁担精神”,在新时代,仍熠熠生辉,引领新一代供销人创造新的奇迹。

“‘扁担精神’在江苏得到了传袭。年过七旬的江苏基层供销人付玉娥,在罹患癌症的情况下,将一个欠债近400万元的基层社带进全国百强;‘螃蟹大王’邢青松的水产合作社,让家乡固城湖大螃蟹扬名四方。”方靓说道,“对不少江苏基层供销人来说,‘扁担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工作领域的激励,更是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人生态度。”

一副铁肩膀,一双铁脚板,一根长扁担,共同谱就了一曲供销合作社人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铸造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供销合作社人的“扁担精神”。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时空变迁,扁担不折,红旗不倒,“扁担精神”代代相传,并在新时代继续闪光。

2、一条扁担的发源地

一条扁担闹革命朱德是四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