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搜:  桂林景点  海南旅游

为什么要琢刻乐山大佛

阅无尽 253

乐山之下为两江交汇处,往来船只多有舟覆人亡之事唐时有僧人倡建佛像以教化水神建像后船只往来得保平安用来镇住水中的妖魔鬼怪的,原来是在一个庙里的,庙依山而建,由于时间太久,庙不存在了,就剩下大佛了。为什么要琢刻乐山大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乐山之下为两江交汇处,往来船只多有舟覆人亡之事。唐时有僧人倡建佛像以教化水神。建像后船只往来得保平安。用来镇住水中的妖魔鬼怪的,原来是在一个庙里的,庙依山而建,由于时间太久,庙不存在了,就剩下大佛了。

2、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3、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4、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上千尊石刻塑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